[官方发布]【获奖通知】关于公布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国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2025-08-27[官方发布]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企业运营仿真竞赛全国总决赛成功举办
2025-08-20[官方发布]【国赛报到须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参赛队现场报到注册须知及参赛获奖资格规定
2025-07-31[官方发布]【国赛通知】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通知
2025-07-31[官方发布]【命题与运行】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虚拟仿真赛道命题与运行
2024-10-24[官方发布]【评分与规则】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虚拟仿真赛道评分与规则
2024-10-245月10-11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甘肃区域选拔赛在兰州工业学院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省高校的学子和队伍同台竞技。 本届工创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各赛项竞赛在激烈的竞争中展开,尤其虚拟仿真运营赛项企业运营仿真竞赛尤为激烈。该赛事分为上午初赛与下午决赛两阶段。在虚拟商业环境中展开战略规划、资源调配与风险管控等环节的比拼,全面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数据分析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赛项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运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赛项。竞赛以当前经济运行规律为背景,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现代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以行政单位和金融单位等服务性机构为依托,组成全景商业生态圈。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轻量化博弈运算模型,模拟仿真基于现实不断变化的商业竞争环境,展现学生逻辑思考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 本届大赛承办院校为赛事提供了全面保障,确保比赛环境安全有序。这次选拔赛不仅为甘肃省高校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推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改革,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比赛中各参赛队伍赛出风采,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现、选拔优秀人才!
5月8日,2025年山西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山西工学院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省高校的学子和队伍同台竞技。 本届工创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各赛项竞赛在激烈的竞争中展开,尤其虚拟仿真运营赛项企业运营仿真竞赛尤为激烈。该赛事分为上午初赛与下午决赛两阶段。在虚拟商业环境中展开战略规划、资源调配与风险管控等环节的比拼,全面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数据分析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赛项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运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赛项。竞赛以当前经济运行规律为背景,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现代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以行政单位和金融单位等服务性机构为依托,组成全景商业生态圈。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轻量化博弈运算模型,模拟仿真基于现实不断变化的商业竞争环境,展现学生逻辑思考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 本届大赛承办院校为赛事提供了全面保障,确保比赛环境安全有序。这次选拔赛不仅为山西省高校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推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改革,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比赛中各参赛队伍赛出风采,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现、选拔优秀人才!
5月8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江西省选拔赛在江西理工大学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省高校的学子和队伍同台竞技。 本届工创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各赛项竞赛在激烈的竞争中展开,尤其虚拟仿真运营赛项企业运营仿真竞赛尤为激烈。该赛事分为上午初赛与下午决赛两阶段。在虚拟商业环境中展开战略规划、资源调配与风险管控等环节的比拼,全面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数据分析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赛项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运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赛项。竞赛以当前经济运行规律为背景,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现代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以行政单位和金融单位等服务性机构为依托,组成全景商业生态圈。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轻量化博弈运算模型,模拟仿真基于现实不断变化的商业竞争环境,展现学生逻辑思考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 本届大赛承办院校为赛事提供了全面保障,确保比赛环境安全有序。这次选拔赛不仅为江西省高校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推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改革,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比赛中各参赛队伍赛出风采,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现、选拔优秀人才!
2025年5月10-11日,由青海省教育厅主办,青海大学承办的第二届青海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青海大学顺利举办,来自青海省10所高校的130余支队伍、500余名师生齐聚青海大学,同场竞技。 开幕式上,青海大学副校长张发斌简要介绍了青海大学近年来在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工程创新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方面的成效。国赛组委会巡视员、昆明理工大学黎振华教授阐释了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的重要背景与意义,指出,此项赛事旨在通过竞赛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蔡林珍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大赛是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评审专家和参赛学生代表进行了宣誓;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大赛。 本次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在两天的激烈角逐中,各参赛队伍充分展示了工程实践能力,出色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团队写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海省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还进一步助推青海省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列入《教育部评审评估和竞赛清单(2021年版)》的重要赛事,属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之一,青海大学已连续二次承办此项赛事。未来,青海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持续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激励青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推动青海省工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大智慧和力量。
查看详情 →4月26日,第九届新疆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新疆赛区组委会主办,新疆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省高校的学子和队伍同台竞技。 本届工创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各赛项竞赛在激烈的竞争中展开,尤其虚拟仿真运营赛项企业运营仿真竞赛尤为激烈。该赛事分为上午初赛与下午决赛两阶段。在虚拟商业环境中展开战略规划、资源调配与风险管控等环节的比拼,全面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数据分析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赛项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运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赛项。竞赛以当前经济运行规律为背景,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现代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以行政单位和金融单位等服务性机构为依托,组成全景商业生态圈。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轻量化博弈运算模型,模拟仿真基于现实不断变化的商业竞争环境,展现学生逻辑思考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 本届大赛承办院校为赛事提供了全面保障,确保比赛环境安全有序。这次选拔赛不仅为新疆自治区高校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推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改革,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比赛中各参赛队伍赛出风采,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现、选拔优秀人才!
查看详情 →3月29-30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校级选拔赛在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举行。本次比赛由教务处和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等9个学院共计32支团队100余位同学参加了虚拟仿真赛道企业运营仿真赛项,选拔赛采用初赛、决赛两级赛制,参赛团队围绕企业运营展开激烈比拼。经过两天的比赛,最终决出一等奖团队3个,二等奖团队7个,三等奖团队10个。 本次校级选拔赛全程在全国大学生运营虚拟仿真大赛平台模拟企业运营,各团队成员分别担任总经理、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等职务,模拟企业两年八个季度的经营过程,涵盖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依据运营成绩晋级决赛。各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制定精准的企业运营策略。他们在复杂的市场环境模拟中,展现出了创新创业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榜单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虚拟仿真赛道企业运营仿真赛项重点围绕“产教融合”“商工结合”“数字经济”等主题展开,旨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强调数字化运营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 本次选拔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检验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果。通过竞赛,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模拟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后续,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对本次选拔赛中表现优异的团队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培训,助力他们在更高层级的赛事中展现兰财学子风采,取得优异成绩。 (本文摘自:兰州财经大学网站)
近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校赛于仲英楼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军,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何茂刚,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王小华,以及机械学院、电信学部、管理学院、航天学院负责人与百余名进入决赛的师生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陈立斌主持。 洪军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重构高等教育生态格局。西安交大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新范式,通过提升师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素养,着力探索大学建设新路径。其中,“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已成为学校构建“项目牵引-赛教融合”培养体系的核心载体,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创造的转型突破。本届赛事聚焦智能物流、巡检等领域,要求团队攻克真实工程难题,彰显“以赛促创”的价值。他勉励全体参赛学子以AI技术为创新之翼,以学科竞赛为实践之桥,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从“知识积累者”向“能力创造者”的跨越,力争在本届大赛中展现交大智慧、贡献交大力量,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王小华系统介绍了赛事组织情况。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经广泛动员宣传,共吸引167支队伍近600名学生参赛,创历届规模之最。工作组特邀国赛专家通过思源直播平台对参赛师生开展体系化培训,并定期进行大赛辅导与作品评审,全程保障竞赛质量。 何茂刚强调,大赛既是竞技舞台,更是实践育人课堂。他希望选手通过赛事相互交流学习,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升工程实践、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大赛裁判组将严格依据与国赛、省赛组委会研讨评审规范和细则,确保赛事公平、公正、公开。 机械学院徐敬轩作为学生代表表达了对西安交大的感谢。他提到,大赛不仅提升了参赛者在实践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协作与任务管理能力。同学们将以本次赛事为起点,深耕机械工程领域,矢志以科技报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本届大赛紧扣国家高质量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理论实践融合、学科交叉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理工人文并重”的核心理念,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制造强国目标,设置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3大主题赛道9个竞赛单元。通过跨学科理论运用、实际问题解决、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比拼,全面锤炼学生工程实践素养。 西安交大将以工创大赛等高水平竞赛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将学习、研究与科技前沿、产业关键领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6352”工程、践行“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扎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企业运营仿真 (本文摘自:西安交通大学网站)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战略部署,推进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西安理工大学成功举办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本届赛事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求卓越,守德崇劳制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集中展现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大赛由教务处主办,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承办。开幕式于3月29日上午8点在工程训练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教务处处长汤玉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涵主持。 汤玉斐处长代表学校对参加大赛开幕式的各位老师、同学及组织人员表示感谢。他说:“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支柱,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本次赛事以‘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为战略导向,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转化通道,更在于通过项目化实战激发学生的系统思维与原始创新潜能。”他鼓励大家要:“做技术攻坚的攀登者”、“做跨界创新的破壁者”、“做德才兼备的传承者”。 随后,工程训练中心刘军波老师代表全体裁判围绕赛事规程与评判标准作专题发言,阐释了“秉持公平公正原则,恪守专业规范标准”的裁判准则体系。接着,学生代表陈雨欣进行赛前宣誓,承诺将严格遵循竞赛章程,以“传承创新精神、践行实践理念”的态度完成赛事挑战。 本届大赛设置了“新能源车赛道”、“智能+赛道”、“虚拟仿真运营赛道”三大核心赛道,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其中,新能源车赛道分为太阳能电动车和温差电动车两个赛项,共27个队伍参赛;“智能+”赛道分为智能救援、智能物流搬运和生活垃圾智能分类三个赛项,共计42个队伍参赛;虚拟仿真运营赛道分为企业仿真运营一个赛项,共计24个队伍参赛。 比赛期间,各赛道参赛团队全情投入赛事进程,严谨执行方案论证、技术路线推演及设备调试等关键环节。裁判组严格遵循比赛评审规程,从设计合理性、创新价值、工程伦理等维度展开多轮次评审,力保评分公平、公正、公开。 赛事组委会通过标准化流程设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动态巡查机制,确保技术验证环节设置科学、过程文档记录完整、成绩评定透明可溯,构建起"全要素闭环管理、全流程数字留痕"的质量保障体系。 中心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完善"理论-实践-创新"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输送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人才。 教务处副处长赵波,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刘青,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孔令飞及各赛项负责人、竞赛评审专家、参赛师生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出席开幕式。 (本文摘自:西安理工大学网站)
3月2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企业运营仿真竞赛省赛选拔赛。本次竞赛在学校工程综合实训中心举行,重庆知翰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代大学生十分重要,本次竞赛不仅为学生提拱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更是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实践活动与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综合素养是学校和重庆知翰合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的使命。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属教育部的A类学科竞赛。本次竞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竞赛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赛。重点围绕“产教融合”“商工结合”“数字经济”等主题内容展开,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工创赛企业运营仿真赛项由参赛学生组建经营团队,虚拟生产制造型企业,团队成员分别担任企业总经理、财务、采购、生产以及市场总监等职务,模拟企业两年八个季度的经营过程。涉及公司筹建、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企业相关经营活动,真实还原企业运营过程,选手需要时刻关注市场情况,做出相关决策,在确保产品质量、抢占市场份额、建设人才梯队等多个维度上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求团队运用综合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展现参赛团队的商业敏感性和市场洞察力。 工程实训中心将继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3月20日,昆明学院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企业运营仿真竞赛校内选拔赛。本次竞赛由学校经济管理学院承办,重庆知翰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代大学生十分重要,本次竞赛不仅为学生提拱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更是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实践活动与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综合素养是学校和重庆知翰合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的使命。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属教育部的A类学科竞赛。本次竞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竞赛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赛。重点围绕“产教融合”“商工结合”“数字经济”等主题内容展开,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工创赛企业运营仿真赛项由参赛学生组建经营团队,虚拟生产制造型企业,团队成员分别担任企业总经理、财务、采购、生产以及市场总监等职务,模拟企业两年八个季度的经营过程。涉及公司筹建、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企业相关经营活动,真实还原企业运营过程,选手需要时刻关注市场情况,做出相关决策,在确保产品质量、抢占市场份额、建设人才梯队等多个维度上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求团队运用综合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展现参赛团队的商业敏感性和市场洞察力。 经济管理学院表示,作为本次赛事承办方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高度重视承办工作,完善竞赛组织和运行机制,在多方合作下圆满完成了竞赛各项工作。学院将继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查看详情 →为加快培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高素质技能人才,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能力,福建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于2025年3月23日下午在旗山北校区厚德楼B5-304机房举行了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虚拟仿真赛道企业运营仿真赛项。 本次大赛由福建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福建理工大学数字财经发展与实践协会承办,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公开报名,累计参赛学生144名,共36组。本次比赛为院赛,每个赛程共八个季度,其中筹建期15分钟,一个季度30分钟。现场参赛选手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营状况,利用大数据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制定科学的运营策略,规避运营风险,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赛项立足实际工作场景,重点考核选手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职业能力和数智化素养。参赛学生根据企业背景资料,利用竞赛平台模拟企业从信息化经营模拟阶段到数字化经营模拟阶段的全过程。每组各运营一家股份公司,在大赛专用的实战平台进行线上比拼,自主进行战略规划、生产研发、市场营销等活动,逼真还原现实企业经营。 比赛过程中,各参赛团队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思维和融洽的团队合作精神。参赛人员凭借着比赛的理解,对各自方案不断创新,冲破初赛,进击决赛,最终都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同时也彰显了福工学子优秀的学习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次的比赛面向全校吸引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包含如工业工程、财务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电气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涉及36支参赛队伍共同书写赛事的新篇章。这一变革不仅意味着赛事规模的扩大,更象征着学术与竞技精神的交流与融合。来自不同学院的学子们将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各自的风采,通过激烈的比赛与深入的交流,共同推动学术进步与技能提升。 与此同时,学院和协会也为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老师耐心指导下,现场的选手贯彻落实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协会成员也成立了赛场巡视组,保证赛事顺利进行。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让学生在商业仿真业务场景中深度体验大数据应用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意识与数据思维,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协作,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岗位环境及要求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又为即将到来的2026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储备和挑选优秀的参赛学生。本次获奖名单如下:一、一等奖(3支)A05-黄雅淇吕康杰林昕怡B03-肖俊峰杜有恩陈沛林C06-童选衡叶敏熙许悦谢宏玮二、二等奖(6支)A06-王宇飞韩相州马锐兰忠华A07-刘海旭张博轩杜昕灿B04-解欣柔吴佳雯麦云蔚龙雨昕B08-林辉宏陈诺丹林雅灵黄贝宁C01-陈雪霞陈欣怡刘静C09-曾汉城李静雯阙嘉荣陈同阳三、三等奖(12支)A03-林梦琴吴嘉怡黄静怡A04-欧丽楠田佳冉尧如茵牛姝昊A08-谢泽弘陈灿鸿林胤汛赵飘飘A09-吴桂萱吴慧霖蔡思缘B05-傅玮陈欣怡陈奕佳B07-雷家钰王若涵程渝婷王榕B09-赵莹莹张海宁张清华B12-张新欣钟佳怡周婧怡陈丽铅C07-蒋钰轩李靖蒋函池田涛C08-王奇香陈杰良蔡锐鑫周可涵C11-李志君刘雨航唐家轩C12-党煜雅蒙佳丽朱芹芹张雪雷(本文摘自:福建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网站)
查看详情 →3月8日至9日,东北农业大学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虚拟仿真赛道企业运营仿真赛项校赛。本次竞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经济管理学院承办,重庆知翰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本次校赛采用初赛、决赛两级赛制,吸引了来自13个学院的102支队伍共计306名学生参赛,其中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农学院、电气与信息等学院的20支队伍入围决赛。 学校教务处处长杜国明、副处长李巍、牛海燕,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余志刚、党委副书记高天琦、副院长王刚毅、王洋、指导教师刘家富、王宇洋出席颁奖仪式。 杜国明强调,他对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参赛选手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代大学生十分重要,竞赛不仅为学生提拱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更是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学校始终将实践教育视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实践活动与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综合素养。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属教育部的A类学科竞赛。本次竞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竞赛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赛。重点围绕“产教融合”“商工结合”“数字经济”等主题内容展开,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工创赛企业运营仿真赛项由参赛学生组建经营团队,虚拟生产制造型企业,团队成员分别担任企业总经理、财务、采购、生产以及市场总监等职务,模拟企业两年八个季度的经营过程。涉及公司筹建、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企业相关经营活动,真实还原企业运营过程,选手需要时刻关注市场情况,做出相关决策,在确保产品质量、抢占市场份额、建设人才梯队等多个维度上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求团队运用综合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展现参赛团队的商业敏感性和市场洞察力。 余志刚表示,经济管理学院作为本次赛事承办方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高度重视承办工作,完善竞赛组织和运行机制,在多方合作下圆满完成了竞赛各项工作。下一步,学院将继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本文摘自:东北农业大学官网】
查看详情 →